敦和基金会成立9周年,回顾我们一起走过的2020 | 年报披露

这一年,我们第三次蝉联“金桔奖”(中国基金会评价榜),荣获特别贡献奖;
被浙江省社会组织总会评为2020年度评先进树典型活动“十佳社会组织”。
抗疫与民生:
文化传承:
慈善文化:
2020年也是慈善教育的重要实施年,慈善学历教育与通识教育资助项目同频共振,国际合作窗口一并开启。
公益支持:
围绕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建设,聚焦研究与倡导、平台支持以及行业交流,发布了《中国公益慈善基础设施扫描报告》,持续开展筹款伦理、评估伦理的研究与公共倡导。
敦和抗疫专项行动
慧育中国
2015年至2020年,敦和基金会累计资助“慧育中国”项目3449.2万元,支持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及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设立项目点并实现两地适龄儿童服务全覆盖,累计受益儿童6878人。
2020年重要动态
(1)青海乐都区实现适龄儿童家访服务全覆盖 项目完整覆盖乐都区的19个乡镇、354个行政村,共招聘村级育婴辅导员159名,乡镇督导38名,总督导助理3名,区级总督导1名,累计受益儿童3312名。
(2)项目研究成果在国际发表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芝加哥大学詹姆斯·赫克曼团队合作开展的“慧育中国” 评估研究合著的工作论文《家访项目的干预效果及其儿童发展技能测量》刊发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
新疆地区民生扶贫
2020年9月,敦和基金会向阿克苏地区慈善总会、一师阿拉尔市民政局共捐赠3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当地产业扶贫、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四川地区脱贫攻坚综合支持
敦和基金会分别向四川省阿坝州慈善总会和广元市慈善总会捐赠共捐赠300万元,用于发展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集体经济,帮助农民创收增收。
敦和支持阿坝州黑水县产业扶持,用于牦牛、犏牛养殖等,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支持广元市苍溪县、旺苍县等7个县区开展小水果、藤椒、水产养殖等15个集体经济产业扶贫项目,带动了5000余人就业增收,惠及贫困户约520户1800人。
同时,支持广元市开展“圆梦起航”城区困境未成年人关爱项目和“邻里守望”关爱老年人公益项目,对困境未成年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特困老人等开展了2255人次关爱服务。
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
2020年重要动态
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2020年重要动态
完成“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成果 完成中法联合出版项目成果“跨文化研究”丛书108种。其中董晓萍主编《钟敬文全集》获2020年第16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
翻译出版跨文化中国学研究代表作 启动《汪德迈全集》(全10册)计划,2020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4册。
中国艺术研究院
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
成立于2017年,旨在通过一系列学术、思想和文化活动,对内拓展艺术与人文研究的学术视野,对外参与构建健康和富有创造性的学术文化秩序。敦和基金会为其提供项目合作资金支持。
2020年,共举办了6场艺术与人文高端讲座。
敦和·种子基金
“敦和·种子基金”为敦和基金会公开招募项目。自2016年起,聚焦文化领域,资助弘扬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组织,为其提供资金及其他配套支持,旨在促进组织个体成长及交流合作,探索文化传承领域行之有效的组织资助模式。
2020年重要动态
能力建设 针对文化民生关联性较高的机构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从项目问题及逻辑分析、社群动员方案设计、公益倡导项目设计、月捐筹款等主题开展5次专题培训,103人次参与。
共建项目 由伙伴组织联合发起的“社区经典”导读及“师资”培养共建项目顺利开展,培育经典导读师资人才,在基层开展自组织经典读书会和“文化民生服务”。2020年,306人报名,最终入选“导读师资”培养方向133人,“守正共学”(预科班)方向130人。
第四届种子基金年会 12月19~20日,由敦和基金会主办、志心书院承办的第四届种子基金年会举行,年会以“守正创新 与时偕行”为主题,来自29家伙伴组织的50余名代表参会。年会重点探讨了“乡村儒学——重建乡村的意义世界”“接续传统与践行创造”“文化生态的激活与构建”等议题。
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
2020年重要动态
2020年,主题为“致敬国学 继承创新 文明互鉴 重建斯文”的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举行。活动广邀海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文化名流、公益代表以及广大网友,共同推荐评选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新秀奖及国学传播奖,并组织国学大讲堂、高端论坛等活动。
著名学者许倬云、陈来获国学终身成就奖,24部精品著作获国学成果奖,10位+“80后”获国学新秀奖,50位+重量级学者观点输出,近200位国内外学者参与学术奖项推荐及评选。
敦和·竹林计划
敦和·竹林计划于2016年5月4日正式启动,由敦和基金会、中国慈善联合会联合开展,旨在资助青年慈善研究学者开展理论与实证深入研究,打造竹林学者共同体,提升慈善研究特别是慈善文化研究对学界和公益慈善领域的影响。
项目由资助课题、专项课题、竹林论坛和工作坊四个模块构成。
截至目前,项目已持续开展4期,累计支持了138位青年学者,16人次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搭建竹林学者社群网络180+人;资助课题163份,已结项114份;举办4届竹林论坛。
2020年重要动态
1)2020年9月1日,旨在支持青年学者开展公益慈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竹林课题(四期)正式启动招募。项目共收到课题申请239份,最终入选41位青年学者。
2)2020年10月25日,第四届竹林论坛以“公益慈善与治理转型”为主题,由敦和基金会联合南开大学社会学系、中国慈善联合会共同举办,宁夏大学行政学与社会学系协办。
论坛汇聚青年学者、业界专家和期刊编辑等60+位嘉宾,近30位青年学者分享研究成果,并被中国社会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评为优秀论坛。
核心期刊合作研究
——中国公益本土道路和理论建设
敦和基金会与《文化纵横》合作,通过议题设置、课题研究、研讨会、线上线下传播等方式,探索中国公益理论与实践本土化转型的有效路径,助力中国本土化公益理论和话语体系的建构。
2020年重要动态:
1)“中国本土公益道路与公益理论建设”研讨会:2020年12月11日,10+位专家学者,及50+位重要公益实践者,共80余人现场参会,线上观众755人。人民周刊、人民政协报、今日头条等8个主流媒体/自媒体参与报道。
2)围绕公益理论的反思与构建相关议题刊发5篇文章,“文化纵横”公众号累计阅读量27804;新浪微博、今日头条、观察者网等转载,累计阅读量26199;
2.《中国行政管理》
——政、学、社多方共议“公益慈善与社会治理”
从2019年开始敦和基金会支持《中国行政管理》在“治理现代化”栏目下开展“公益慈善与社会治理”的专题研究,并举办政、学、社共同参与的研讨会,促成各界交流对话。
2020年重要动态
1)“公益慈善与社会治理”专题研究:刊发社会组织、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议题文章10篇(2019-2020);文章在中国知网累计下载7600余次。
2)“社会治理共同体视阈下的社会组织规范与发展”研讨会: 会议由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主办、敦和基金会支持,于2020年8月29日举办,来自政府、学界和社会组织代表共40余人参会。
慈善研究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1.《华人慈善:历史与文化》
敦和基金会自2018年开始资助慈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副教授何日生,开展善治理与善经济的相关研究,结合东西方思想文化,尝试阐释人类从慈善人文到日常经济、组织生活的“善学”,包括“善组织”、“善经济”的原则与方针等内容。
2020年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特别授予《善经济:经济的利他思想与实践》及该书作者何日生“2020向光奖年度特别研究奖”。
3.《善镜:从明朝到民国之苏南慈善人物剪影》
——挖掘中国传统慈善源流
敦和·菡萏计划
“敦和·菡萏计划”于2019年发起,旨在探索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有效模式,以提升公益慈善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数量。项目由菡萏行动、菡萏研究、菡萏论坛、菡萏圆桌四个模块构成。
2020年,项目被财新、中国慈善家、人民政协网、公益时报、中国发展简报等媒体关注并深度报道。
2020年重要动态
敦和·善识计划
“敦和·善识计划”由敦和基金会与公益慈善学园联合发起,通过支持国内高校教师开设公益慈善通识课程,以期推动建立相应课程体系,培育青年一代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弘扬慈善文化。
项目成效
1)资助成果:
-
开设17门课程(来自17所高校的17位教师); -
21位实务教师参与教学; -
606位学生参与学习;
-
通识课程体系建设:3+X -
研发课程资料包: 《慈善文化与伦理》 《公益与社会》 《社会创新与公益创业》
-
25个公益慈善教学案例; -
5篇教师教学文章发表; -
50余篇学生心得发表;
红十字国际学院
红十字国际学院由中国红十字会、苏州大学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创立,是一所专门致力于红十字运动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播、学术交流等的教学科研机构,是全球首个红十字专门学院。敦和基金会作为联合发起人之一,资助100万元用于学院建设与发展。
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建设
1.《中国公益慈善基础设施扫描报告》
2020年重要动态
2020年11月25日,《中国公益慈善基础设施扫描报告》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0年会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平行论坛上,正式对行业发布。
2.基础设施机构支持
自2012年起,敦和基金会通过发起、资助、参与治理等多种方式,支持公益慈善领域的多家代表性平台发展,通过知识生产、人才培养、公共倡导等方式,建设公益慈善基础设施,进而促进行业发展。
1)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
2020年重要动态
-行业交流
筹备举办1场行业年会、1场思想峰会、12期秘书长说、2场城市峰会;其中,CFF2020年会吸引了全国各地1600多家机构,开幕、闭幕论坛直播观看量合计约60万人次。
-能力建设
2)公益慈善筹款培育平台方德瑞信
2020年重要动态
-行业交流:
12月4日,第六届公益筹款人大会以“回归本源、穿透日常”为主题线上举办,嘉宾及报名观众总共近2400人。
-公共倡导:
3)资助者圆桌论坛
2020年重要动态
-知识生产:
研究出品《中国公益慈善基础设施扫描报告》
-能力建设:
4)公益行业评估支持平台
平台以“建设公益行业评估基础设施,培养评估专业人才,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为使命,敦和基金会为平台创始资助方之一。
2020年重要动态
-行业交流与倡导:
以“重大/突发事件中基金会风险控制与管理”为主题,在CFF2020年会举行分论坛;
-知识生产:
5)平台领导力发展
敦和·优才计划
“敦和·公益优才计划”从2014年底启动至2021年2月结项,由敦和基金会发起并与北京市银杏公益基金会(简称“银杏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简称“壹基金”)、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成都市慈善总会、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共5家枢纽型合作伙伴陆续开展联合资助。
项目以支持公益组织筹款、传播专岗薪酬为切入口,探索公益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和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2014-2020年,与5家枢纽组织合作开展资助,累计支持78家公益组织招聘优才(传播/筹款)专岗,其中支持满3年的机构数为60家。项目总资助额为3100万元,其中敦和基金会资助约2300万,合作枢纽组织资助约700万;
项目成效
2020年重要动态
2)工作坊:专业岗位人才资助的有效路径探索
2020年6月5日,由敦和基金会、银杏基金会、中国资助者圆桌论坛联合举办的“专业岗位人才资助的有效路径探索”线上工作坊,面向资助同行及银杏伙伴社群分享银杏优才计划的监测评估体系与发现,探讨人才资助的有效模式与多种路径。
2020年7月11日,由敦和基金会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共同主办,鸿芷文化承办的劲草优才计划项目经验交流沙龙,面向行业共享优才实践经验,探讨了筹款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